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、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针对当前经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“内卷式”竞争问题,提出了全面整治的呼吁,这一话题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,霍启刚指出,“内卷式”竞争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阻碍,其负面影响是全方位、多层次和长期性的,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而富有针对性的建议,旨在通过政企协同、优化政绩考核体系、支持企业有序出海以及全面开展供应链治理等措施,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。
一、“内卷式”竞争的现状与危害
“内卷式”竞争,简而言之,是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,无序扩张产能,进行零和甚至负和博弈的现象,这种竞争模式导致行业长期处于微利亏损状态,低价劣质产品充斥市场,严重影响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,霍启刚分析认为,“内卷式”竞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同质化竞争、低价竞争和低质量竞争,在这种竞争环境下,企业为了存活,不得不压缩必要的生产成本,降低产品质量,甚至存在模仿剽窃行为,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,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。
从行业层面看,“内卷式”竞争导致了产能冗余和产能过剩现象突出,部分龙头企业、平台企业依靠自身垄断优势压缩上下游企业利润,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压力,这种竞争模式不仅无法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,反而会导致整个行业的衰退。
从金融方面看,“内卷式”竞争也带来了严重的金融风险,部分企业利用赊销、延长账期等手段,将资金压力转嫁到供应链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上下游中小微企业,这不仅加剧了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困境,也增加了整个供应链的不稳定性,存在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隐患。
“内卷式”竞争还与部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密切相关,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企业入驻,对经营主体获取土地、资金等各类要素作出过度承诺,在市场准入方面提供特殊待遇,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,也加剧了“内卷式”竞争的恶性循环。
二、霍启刚的全面整治建议
针对“内卷式”竞争的现状和危害,霍启刚提出了以下四点全面整治建议:
1、政企协同,强化行业自律
霍启刚认为,政企协同是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的关键,他建议开展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专项行动,重点关注供应链金融安全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法合规运营、产品质量安全以及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等领域,鼓励和引导同业协会发挥作用,在行业内部通过自组织的方式遏制恶性竞争行为,发挥各行业“链长”“链主”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标准引领作用,以高质量、标准化为目标,提升供应链建设管理水平,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性生态。
2、优化地方政绩考核体系
霍启刚指出,优化地方政绩考核体系是消除“内卷式”竞争诱因的重要手段,他建议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长效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,试点开展省域内和省际招商税收、增加值核算合理分配机制,通过这一机制,可以消除政府不合理干预市场的诱因,推动地方政府从追求短期政绩向注重长期效益转变。
3、支持企业有序出海,构建国际利益共同体
霍启刚认为,支持企业有序出海是缓解国内“内卷式”竞争压力的有效途径,他呼吁企业通过产业链、供应链、行业协会、商会等形式探索“抱团出海”模式,发挥香港八大中心的优势,支持出海团组在香港建立分支机构,在开展海外合规经营、参与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合作,这不仅可以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,还可以遏制团组内部的无序竞争。
4、全面开展供应链治理
霍启刚强调,全面开展供应链治理是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的根本举措,他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:一是加快供应链立法进程,规范供应链企业劳动保障;二是制定统一的供应链管理标准;三是完善供应链金融治理,在立法方面,可以借鉴国际经验,根据国内实际情况进行供应链立法,防范供应链企业的用工风险和环境风险,在制定标准方面,由工信部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制定供应链管理标准,涵盖原材料采购、生产流程、质量检测、物流配送等环节,在完善金融治理方面,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,支持构建以核心企业、各级供应商、金融机构为主体的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,同时立法规范产业链链条内部应收账款回笼的合理期限,严防核心企业利用供应链金融业务加剧上下游账款拖欠。
霍启刚的全面整治建议为解决“内卷式”竞争问题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可行的路径,通过政企协同、优化政绩考核体系、支持企业有序出海以及全面开展供应链治理等措施的实施,我们有理由相信,“内卷式”竞争问题将得到有效的遏制和解决,这不仅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,也将为构建更加公平、有序、可持续的市场竞争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。